本帖最后由 小新老师 于 2022-12-26 11:06 编辑
新加坡小学与中国小学哪些不同?新加坡、中国小学教育对比 很多明星、富商都把孩子放到新加坡读书,就连“国民老公”王思聪,也是在新加坡读的小学。 新加坡和中国都是华人社区,都以严格的选拔考试而闻名。小学都是6年制,然而两地的教育制度有很大不同。我们来对比一下新加坡和中国的小学教育到底有什么区别?
新加坡VS中国
开学日期不同: 新加坡小学是六年制的强制性教育,入学时间是1月初,一般在1月2号-5号。
学龄截止日通常是1月1日前,也就是说入学当年1月1日前满6岁可以报名。
在中国,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,大部分地区现在都是6年制,每年9月1日开学。 学龄截止日是8月31日,也就是说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儿童,可以报名就读小学一年级。
放学时间不同: 新加坡小学是半日制课程,孩子天蒙蒙亮6点多就要出门了,7点半要举行升旗仪式,8:00开始上第一节课,通常是英语或华文课,13:30放学以后孩子们就去吃午饭,之后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或者兴趣小组(CCAs)。
中国小学是全日制课程,上下午的课程安排比较均匀,家比较近的同学中午可以回家吃饭和休息,家比较远的也可以在学校吃放心餐,一般下午4点-5点才放学,有的高年级还会在课后再组织一些社团活动。
课间休息不同: 在新加坡,每节课叫一个period,学生没有课间休息时间。
新加坡小学的课程都是连着上的,学生坐着不动,只换老师,需要上厕所就举手。学校会安排半个小时吃点零食的时间,学生们会在学校食堂集合,可以在食堂自由购买食物,也可以吃自己携带的食品。 中国学生课间休息为10分钟,在每天上午通常还会有一个大课间,用于全校师生做早操。中午午休时间较长,同时上下午也会间歇安排眼保健操等课间活动。
假期长短不同: 新加坡小学一年会放四次假,两次一星期的短假,和两次一个月的长假,平时周末双休。
孩子一般上午在课堂上接受知识学习,下午一般为课外活动时间,实践活动有充足时间保障。 中国孩子有两个假期,分别为寒暑假,暑假将近两个月,通常在比较炎热的夏季7-8月,寒假通常有一个月,通常在比较寒冷的冬季1-2月之间。中国中小学教育为全日制,孩子全日在校学习上课,周末双休。
学校类型不同: 新加坡除了男女同学一起的混校之外,还单独有男校和女校。 中国的教育模式,一般情况下,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,基本都是男女混校的。
费用不同: 新加坡公立小学对于公民是免费的,仅收取几块钱的学杂费。对于非公民则按孩子的身份收取不同的费用,分别为:永居公民、国际学生(东盟)、国际学生(非东盟)。学费之间差别还是很大的。 中国的公立小学属于义务教育一部分,学费,书费和学杂费都减免(少数地区规定不同)。私立学校的学费由学校上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确定。
学习科目不同: 新加坡小学有4门主课:包括英语、数学、科学(小学三年级开始)和母语(包括华文、马来文以及淡米尔文) 其他课程还包括音乐、美术、公民教育、健康教育、社会以及体育。 四门主课在日常考试和毕业考试中分量很重。特别是英文考试,考卷比同年级英美加澳的考卷要难。最有特点的学科是“科学”,它包含的范围非常广,包括国内在初中、高中才学的生物学、物理学、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。
中国小学的主要科目有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 附属科目:思想品德、自然/科学、体育、音乐、美术、劳动、信息技术(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实际课程略有变化) 中国从小就注重“应试教育”,中国学生往往都是最强的“考试型”人才。
教学语言不同: 新加坡的华文课是全华文教学的。 中国大学四级的英文水平作答新加坡小学五年级的试卷,大概只能拿到50-60分的成绩(满分100分)。作文稍难,因为细节描写时,中国学生的中式英文,描写力太差;听力和口语同样很难,可见英语语言环境对学生英文水平的影响。 中国的英文课一般会中英并举。 现在国内一些地方还没普及英文教育,很多小学3年级以后才有英语课程。并且国内没有好的英语环境,中国学生学英语普遍效果不好。
分班方式不同: 新加坡很多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实行分流,三年级时,新加坡孩子可以参加全岛统一的GEP考试,考数学,英文,逻辑,最后最高分的1%约几百名学生会被分到各名校的天才班,上有针对性的强化课程。这个做法非常“因材施教”,但一直备受争议。
中国的小学一年级采用姓氏平均法、面试法、或者随机法分班,分好班入学后,原则上一般中途不再分流,但是据说不少学校也有自己的做法。
升学压力不同: 在新加坡,如果小六会考的成绩不好,学生可能因为无法进入中学而留级。 新加坡的小学学制为6年,小学四年级结束时,学生们第一次通过了考试。根据考试成绩,学生分为三个部分:特别优秀、一般和较差。比例依次为15%、75%和10%;事实上,从小学二年级开始,许多学校会根据学生全年的综合学习情况来划分学生的班级。第二次分流是在六年后小学毕业时通过统一考试(PSLE)。学生们也被分成三部分。成绩特别好的学生中有10%进入特殊班,50%的成绩好的学生进入快速班,其余40%进入普通班。
新加坡小学生的PSLE (小六会考)包括英语、数学、科学和母语四个科目,会考成绩将决定你可以去哪所中学,走哪一种学术源流,重要程度堪比中国高考。 按照中国义务教育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,小学升入初中就读是不需要升学考试的,不管学生成绩如何都能上初中。其中大多孩子是免试就近入学公办学校,但是民办初中和部分公办重点初中,依然还有小升初的选拔性行为。
课外活动不同: 新加坡的学校会开设许多课外活动,在新加坡称为CCA,是“Co-Curricular Activities”的缩写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辅助课程,类似于中国学校的拓展选修课程,并且完全免费。
在新加坡,CCA甚至比核心文化课程更重要。一个刚入小学一年级的新生,家长和孩子就要面对200多门课程,来根据孩子的兴趣、爱好、个性特点、家庭条件等选择。新加坡教育部强制性规定所有小学、初中生必须参加四大组别中的一项活动。这四大组别是体育活动团体、制服团体、表演艺术团体、协会和学会团体,每一组别都有各自的教学特色。 户外露营和探险是新加坡中小学生的必修课。
从小学四年级到中学毕业,学校一般每年为各年级学生安排3-5天的露营互动。每个孩子都必须选择CCA,CCA将持续到大学,与升学挂钩,CCA分数较高的学生可享受“升学优待”。“高分低能”在新加坡是行不通的。新加坡的教育真正实现了“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”的全面教育。 在中国,选修课确实只是“辅助课程”,学生的兴趣活动一般是通过设立美术课、体育课、书法课等一些副科课程作为培养指导。中国的小学一般而言,没有类似单独的社团类的课外活动,其形式更贴近正规课程,成为活动类课程。例如少先队活动,由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:书法比赛、合唱团,或者是学校带领参观科技展览馆、烈士陵园等。
一些学校会开设兴趣班课程,但多为课余活动,有一些需要收取额外的费用。大多数家长会在学校以外,为孩子报读一些课外的兴趣培训班,例如钢琴、书法、画画之类的,都需要付费上课的。
学区房不同: 新加坡也有学区房,但只是提高录取顺序,无法保证入学,报名会以就近为原则,但有些情况是有优先报名的,一旦如果出现超额申请,将按照以下顺序抽签。 (a) 住家距离学校1公里以内 (b) 住家距离学校1到2公里 (c) 住家距离学校超过2公里 中国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,不管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如何,都有学校按照其家庭所在区域,指派对应学区接收学生。
惩罚不同: 在新加坡学校里体罚是合法的。 对,你没有看错!而且是用鞭子打,但是要满足一定条件。鞭打只能是校长或者纪律负责人,并且征得家长同意,这是一项很少会执行的惩罚,但威慑力十足。
中国小学里,老师是绝对权威的存在,虽然法律规定不允许体罚,但是老师教训学生的方式还是很多:罚站,罚抄书,罚跑圈等等,而且小小的体罚其实也不少见。
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不同: 新加坡老师会经常和家长沟通,学校会经常组织各类型的亲子活动,家长也可以报名参加家长支援组(PSG),直接加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。学校每年也会定期开家长会。
有些朋友表示,在新加坡做老师不容易,家长只把你当一位普通的工作人员,很多时候会评判你的“服务”是否到位,做得好,是天经地义,做不好,投诉你的渠道有很多。 新加坡政府对老师有严格的规定,不能收取贵重礼物。50元以上的礼物要向教育部申报,50元以下的礼物则要在校内记录,一般建议只在教师节等特殊日子,送给老师不超过10新币的礼物,小卡片或者学生的手工品则更显心意。 在中国,也经常有家长会,家长会更小心翼翼地与老师互动,希望讨好老师,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更上心。 在中国,给老师包红包和送礼物,早成了一种不成文的风气,并且还有攀比之风,希望能够早日得以纠正。 相比之下,新加坡的教育更有利于每个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,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培养和发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