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小新老师 于 2022-6-8 11:00 编辑
一、什么是GEP考试? 二、为什么要参加GEP考试? 三、什么人可以参加?如何报名?什么时间考? 四、GEP考察什么能力和什么内容? 五、如何高效备考GEP 六、总结
一、什么是GEP考试? GEP (全称:Gifted Education Programe),高才教育计划,也就是大家俗称的“天才班”,政府会从全国三年级学生中选拔出Top 1%(大约500人)进入该项目。GEP共分两轮,第一轮和第二轮通过率都是10%,最终筛选出1%的学生进入GEP班。
二、为什么要参加GEP考试? 通过GEP第二轮的学生,可以转学到GEP学校、进入GEP班,享受更多教育资源的倾斜。
全新加坡近200所小学中只有9所学校开设GEP班级,GEP班每班大约18-25人。孩子进入GEP班后,课程内容与其他小学生是不同的,他们将得到多方面的培养。这批学生绝大多数也不负众望,就拿小学到中学这段时间为例,在小学阶段各类竞赛(如NMOS,SMOPS)中,GEP学生也有不俗的表现,在小六会考的时候,GEP的学生有近60%的人能够考上IP(直通车计划,不需要参加中考),其他学生也可以根据他们的成绩选择各种顶尖中学。一旦选择了学校,他们将自动进入“快捷班”。对于有能力的孩子来说,这绝对是有非常大吸引力的,虽然竞争激烈,但只要在学校里能排到前10%,就有机会,可以尝试冲刺GEP班。
当然,并不是只有前10%的学生才有必要参加GEP。只要通过了GEP第一轮,就有机会申请转到名校。新加坡小学有九所名校:道南小学、公教小学、恒力小学、莱福士小学、乐赛小学、南华小学、南洋小学、圣西尔达小学、英华小学,这九所学校贡献了25%的GEP学员,PSLE(小学毕业考)的成绩也非常突出,教学质量可见一斑。所以GEP是我们获得更多教育资源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。如果孩子能在学校里能排前30%,就可以尝试冲刺GEP第二轮。
除了转校转班,GEP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:帮孩子们查漏补缺、启发新知。GEP第一轮考察校本内容,可以作为小学前三年的质量检测;GEP第二轮考察范围更大,会涉及到小学高年级的内容,备考的过程,其实也是丰富知识储备,夯实学习基础,提升自我能力的过程。即便不能进入GEP班,这些积累都将为未来的学习铺路,所以大家都可以让自己的小孩试一试!
三、什么人可以参加?如何报名?什么时间考? 政府小学的小三学生都可以参加GEP考试。每年参加考试的学生大概在5万人左右。 考试时间安排如下:
四、GEP考察什么能力和什么内容? GEP对能力的考察维度基本分为以下几点:扎实的数学学习基本功,如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;做题速度和准确度,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较大的题量;丰富的词汇量,以高于自己两个年级为基准,并且能够熟练运用不同的语法和词汇;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,如信息提取和语言组织及复述能力。
GEP第一轮考察英语和数学,第二轮考察数学、英语和综合能力。
GEP数学科目第一轮考试由25道选择题和25道填空题组成,考试内容全部在小学1年级-3年级的教学大纲中,且难度高于名校试卷。
第二轮有48道题目,选择题变为5个选项,考察范围更广,下面是历年考点:
可以看到,很多内容是超出课本知识范围的,会考察计算、计数、应用题、几何、数论、逻辑推导等模块内容,尤其以各类应用题和计算居多,这就要求孩子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优秀的自学能力。
所以GEP的选拔纯靠天赋是不现实的,这也侧面反应出来,学校是希望孩子在课程之余,能够自己利用时间提升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的,这需要孩子有一定的兴趣、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较好的自制力,也需要父母相关的意识,避免荒废孩子的天赋。
五、如何高效备考GEP P1、P2: 一二年级的孩子处于学习启蒙阶段,可以多鼓励孩子、利用有趣的故事或者图片进行讲解,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;一二年级的孩子处于习惯养成阶段,家长要关注细节,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;知识点方面,目前孩子接触最多的数学知识是简单的计算,在巩固计算的同时,可以通过一些奥数题或者视频,帮孩子拓宽知识面。
P3:这个阶段距离GEP尚有4个月的时间,孩子当以查漏补缺、针对各个模块进行专项复习为主,充分了解考试的题型,尤其以各类计算和应用题为主,争取做到学过的都能做对,新题也能有思路,同时也要调整好考试心态。
六、总结 不可否认,GEP考试的难度不低,想进入GEP班竞争激烈。但我们参加这场考试绝不仅仅是“陪跑”,要想取得更好的表现,需要我们及早准备,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、丰富知识储备,提高逻辑思维能力。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,重要的是每位同学都要有所收获。即便不能进入GEP班,这次的准备和训练也将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,大家调整好面对这场考试的心态即可。
为了帮各位同学更加清晰的了解GEP考试,这里准备了一份模拟题,大家可以联系我获取题目。WeChat/WhatsApp:17555127139
(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来源) |